经檀道济故垒

经檀道济故垒朗读

万里长城坏,荒营野草秋。

秣陵多士女,犹唱白符鸠。

译文

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,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。

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,至今还歌唱《白符鸠》深深哀悼。

注释

檀(tán)道济: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江州刺史。颇有功名,威名甚重,朝廷颇疑畏之,召入朝。元嘉十三年(436年)春,将遣还镇,旋召入,下狱被杀。

万里长城:《宋书·檀道济传》载,道济被捕时,脱帽掷地说:“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。”意谓加害镇守江防的大臣,等于毁坏万里长城。南朝据长江苟安,所以江防的重要,如同秦筑长城。此用檀语。

秣(mò)陵:即金陵,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,埋金镇之,号曰金陵。地址在今江苏江宁。

士女:指有识的男男女女。

白符鸠(jiū):舞曲名,出自江南。传为吴地百姓患孙皓虐政之作。檀道济被杀后,人们唱《白符鸠》,乃是谴责刘义康像孙皓一样暴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吴在庆编选.刘禹锡集:凤凰出版社,2014.10:第146-148页

2、章培恒,安平秋,马樟根主编;梁守中译注.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修订版:凤凰出版社,2011.05:第13-14页

经檀道济故垒创作背景

  宝历二年(826年)秋,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洛阳,途经建康(今江苏省南京市)。诗人登临南朝刘宋时名将檀道济旧垒,吊古伤今,写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霍松林主编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.05:第505页

  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,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,顿生感慨,故首两句即以“万里长城坏,荒营野草秋”伤之,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。然虽伤之,亦含赞颂景仰檀道济之意,此从将檀道济比喻为巍巍万里长城可见。这两句既是写景,又是抒发其沉痛情感。次句“荒营野草秋”,以眼前荒凉萧条之景寄托其悲凉沉痛之思。由于诗人心头别有一层现实的凄楚哀感在,因此一登旧垒,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,数百年前遭冤被害者的愤怒的抗议声立即在耳际回响。这种历史与现实在心头的交感共鸣,不是说明诗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强烈,而是说明诗人需要借助历史来抨击现实,抒发积愤,悼念友人。诗人的友人王叔文是中唐的政治家。在唐顺宗支持下,他主持永贞革新,兴利除弊,曾使“人情大悦”。后来不幸被宪宗“赐死”。诗人认为这也是自坏长城。三,四两句化用民谣入诗。据作者自注:“史云:当时人歌曰‘可怜《白符鸠》,枉杀檀江州。‘”檀道济的被杀,尽管宋文帝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,但历史是公正的,人民的同情在遭冤者一边。这首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全诗的言外之意是说,对于王叔文的无罪被“枉杀”,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的判别,人民的同情也在王叔文一边。借古人的酒杯,浇心中的块垒,而又妙在不肯说破,遂使全诗意蕴深厚,寄慨无穷。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...

刘禹锡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旧宰祠堂背郭横,肩随旅拜向檐楹。千年墙室窥瞻好,五日椒兰感慨生。

拂坐薰风思解愠,盈卮蒲酒对澄清。执鞭岂为文章业,所至长留奕奕名。

()

我家黄山百里远,两峰插天翠如剪。

归心久落故溪云,柁转不由船不转。

()
卢青山

春雨无家自作吹,春花烂熳碧江湄。林边草浪翻风脚,溪畔芹容闪石眉。

留夕照,缓琼杯,今生能得几回迷?菜花新笋挑完后,市上甘茶玉作堆。

()

将帅加专敕,今晨百道飞。如何罪己诏,立待吮毫挥!

义动三军愤,功凭一纸微。颇闻李公子,开读泪沾衣!

()

卿认双星错。是天边、参商两点,命宫牢坐。暂学鹊桥牛女样,转眼南箕扇簸。

似沟水、东西都可。长念观音经一卷,雪衣娘、开了雕笼锁。

()

朝阳鸣凤国之祥,瑞事吾家鸥鹭行。

最爱几声烟外响,和他渔艇独敲榔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