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蝉先秋鸣,凉意在树杪。卧闻檐雨止,起视琐窗晓。
清风来不速,引我至琼岛。中央一水亭,四面万花绕。
主人两宗匠,仙葩入品藻。坐我香世界,烟波凌浩渺。
同游皆俊才,吴质本诗老。为言卅年前,此地留鸿爪。
风流感晨星,陈迹忽已杳。及兹花生朝,一壶共倾倒。
珠露舞翠盘,游鱼跃文沼。飞来双白鹭,顾影斗清好。
一官挂朝簿,世事常扰扰。所欣半日闲,心迹冰壶皎。
归来枕簟清,香风满怀抱。
六月二十四日钟仰山侍郎。清代。潘世恩。 寒蝉先秋鸣,凉意在树杪。卧闻檐雨止,起视琐窗晓。清风来不速,引我至琼岛。中央一水亭,四面万花绕。主人两宗匠,仙葩入品藻。坐我香世界,烟波凌浩渺。同游皆俊才,吴质本诗老。为言卅年前,此地留鸿爪。风流感晨星,陈迹忽已杳。及兹花生朝,一壶共倾倒。珠露舞翠盘,游鱼跃文沼。飞来双白鹭,顾影斗清好。一官挂朝簿,世事常扰扰。所欣半日闲,心迹冰壶皎。归来枕簟清,香风满怀抱。
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 ...
潘世恩。 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
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盛夏郁郁苦炎氛,诸公一来满座春。翠筱炊烟浮杂俎,腐儒粗粝荐香蘋。酒行未几起者半,会合况岂由乎人。欲托长歌歌不足,金兰为我尽殷勤。
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。明代。宋琬。 子夜清歌,隔帘疑在青天外。琼箫玉管。莫把莺喉碍。纱帽笼头,卸却残妆戴。娇羞坏。广场无奈。初学男儿拜。
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二。宋代。韩淲。 日迟无处著诗狂,寄傲僧窗小小房。一阵杨花风澹荡,试回清梦到池塘。
送张晋台博士宰徐闻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诸生祖帐拥离颜,云际飞凫不可攀。万里天悬琼岛月,三秋人住谷城山。梅花北岭通闽路,海水南头望汉关。此日鲛人愁正极,因君欲见去珠还。
和黄勉之怀五岳之作 其五 恒。明代。王宠。 玄岳倚北极,翠屏千嶂回。山寒太始雪,地阔单于台。石室金膏閟,玉华仙掌开。傥遇通微子,骑二青龙来。